丁氏思祖亭

鹤野三千里,凫函五百年。人间仍旧德,龟筮得新阡。

族属东州望,衣冠鼻祖传。异时谁式墓,应识子孙贤。

和答丹山梦庵张丈 其二

幸自无人识姓名,忍将两脚闹中行。元从有我安排了,强欲趋时作么生。

案上一编聊慰眼,世閒万事不关情。此心唯有沙鸥信,来往江头自不惊。

满江红 重九日山居感兴

五柳成阴,三径晚、宦游无味。还自叹、迎门笑语,久须童稚。

归去来兮尊有酒,素琴解写无弦趣。醉时眠、推手遣君归,吾休矣。

富与贵,非吾事。贫与贱,宁吾累。步东篱遐想,昔人高致。

霜菊盈丛还可采,南山依旧横空翠。但悠悠、一点会心时,君须记。

木兰花慢

叹滔滔苦海,任群迷,恣漂游。被有限形躯,无涯爱欲,一向拘囚。

空生万千计较,况百年、短景不常留。贪为名深利切,岂期水远山悠。

如流。岁月相催,宜省悟,觅抽头。向太一峰前,双林树下,早把心收。

从来既知是错,待番番、放下便休休。撒手纵横无碍,状同不系之舟。

纳凉萧寺

金朝王寂

午昼葵花泼眼明,绿阴深处辘轳声。燕泥吹落欺人睡,无赖薰风也世情。

钓篷

船篷无可载,意钓不在鱼。此身真袯襫,万事一籧篨。

载浮不载沈,死鱼安足饵。绿水是非波,临流聊洗耳。

送客

金朝周昂

相见席不暖,送行情更牵。只愁人面隔,不放马蹄前。

塞迥云垂地,溪平水接天。山川后期阔,把臂两茫然。

立春后十日登楼

今日登楼眼,风烟倍觉新。溪梅初破萼,屋雪半融银。

雁外天逾碧,鸥边水自春。儿曹应见笑,吟望独伤神。

宿草堂二首 其一

金朝杨奂

百顷逍遥苑,千年罗什家。荒林藏屋小,细径逐溪斜。

老桧今何在,瑞莲春自花。山灵憎俗驾,朝暮白云遮。

月华清

楼倚明河,山蟠乔木,故国秋光如水。常记别时,月冷半山环佩。

到而今、桂影寻人,端好在、竹西歌吹。如醉。望白蘋风里,关山无际。

可惜琼瑶千里。有少年玉人,吟啸天外。脂粉清辉,冷射藕花冰蕊。

念老去、镜里流年,空解道、人生适意。谁会。更微云疏雨,空庭鹤唳。

集古 游仙

雾为襟袖玉为冠,委佩低簪彩仗閒。

上界真人足官府,不如归去旧青山。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 其四

老觉粗疏过往时,赤心今始为君披。交情大抵无新旧,人事从来有合离。

见说片辞能折狱,未尝一话不言诗。河东自古文明地,可惜儒冠感遇迟。

雨晴离开化寺

涧谷流秋水,楼台入暮寒。连城遭雨积,一日得泥乾。

利剑青鲨室,名驹白铁鞍。回头栖隐地,风树响珊珊。

登陶唐山寺

金朝蔡圭

岭外高槐驿路长,岭头萧寺俯朝阳。定知绝顶有佳处,聊与瘦藤寻上方。

千里好风随野色,一轩空翠聚山光。道人底是怜行役,不惜禅床坐午凉。

应制中秋

璧月当秋夜未阑,汉宫高会浃宸欢。块苏尘世三千界,珠翠瑶光十二栏。

桂实飘香浮寿斝,露华零润溢仙槃。都人侧听云韶奏,共指天家是广寒。

北苑寓直

柳外宫墙粉一围,飞尘障面捲斜晖。潇潇几点莲塘雨,曾上诗人下直衣。

九日山园小宴取五柳公采菊东篱下为韵赋诗侑觞 其二

古来贤哲人,饿死填空谷。清杯幸不空,且醉篱边菊。

赠石德固

金朝张翰

西湖之月清无尘,橘中之乐犹避秦。向来所见止此耳,渠亦岂是真知津。

如君眼孔乃许大,万事付之尘甑堕。儿能诗书又肯播,著脚世间看踏破。

青巾玉带桃李花,日斜空望紫云车。布衣谁识隐君子,一马㿉然何处家。

悟南柯 赠乐亭刘司候

猿鸟诚幽伴,泉石亦近邻。三竿红日欲侵门。睡起从容,无事暂相亲。

玄谷规千圣,泥丸聚百神。些儿功用养天真。远害全生,清乐未输君。

墨竹颂四首 其三 披风

金朝王寂

风过即安閒,风来即招飐。青青自真如,尘色终不染。

首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