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宋代春日

春日

北洹春事休嗟晚,三月尚寒花信风。

遥忆东吴此时节,满江鸭绿弄残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请不要叹息在北方洹水地带春耕太晚,三月里天气尚寒报信的春风刚刚吹来。

遥想这个时节江南的景象,阳光下河中涨满春水,鸭子在水中拨弄落水花瓣。

注释

北洹(huán):北方的洹水,这里是指今塞北之地。洹,指洹水,即今安阳河,源出山西省黎城县,经河南林虑山,入于卫河。

嗟:叹息。

花信风:应花期而吹来的风,相传花信风共有二十四番。

东吴:泛指古吴地,相当于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

满江:涨满春水的江河。

鸭绿:喻水色如鸭头浓绿。

残红:落花。

参考资料:

1、李兴盛.历代东北流人诗词选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12:15

2、李兴盛.历代东北流人诗词选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12:15

创作背景

诗人于公元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奉旨使金,被羁不归。北方春寒,三月方起花信风,不由勾起诗人对江南故地的思念之情,遂作此诗。

参考资料:

1、本社编.诗歌卷(五)---辽、金、元、明: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10

2、周惠泉.辽金文学作品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59

赏析

诗人于奉旨使金,被羁不归。后在北方安了家,做了大官,但是,身在金邦心在宋,内心并没有忘却故国。最后还由于他暗中策划南归,事情败露,与全家一起被杀。因此,在他生前,思念故国之情经常流露在笔端。此诗以三月塞北刚吹起春风,而江南已水绿花落,寓诗人对江南春色的眷恋。

“北洹春事休嗟晚,三月尚寒花信风”,按日历看,阴历三月已经到了暮春的季节。在江南,春耕的工作早已干得热火朝天。但这里,北方洹水带,黄土地上,现在才开始春耕。别看是三月了,但春寒仍浓,只不过偶而从南方吹来几阵报信的春风罢了。这里根本不能同春意盎然的江南相比。

“遥忆东吴此时节,满江鸭绿弄残红”,在诗人思潮起伏的脑海里,只能凭着向往,凭着回忆描绘出江南此时的春景。风和日丽,满江清澈的流水。两岸的桃花已谢,落下的花瓣飘流在水面。水面上游过来一群鸭子,它们一面嬉戏,一面追逐流动的花瓣,嘎嘎的声音热闹非凡。后二句诗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北宋灭亡后,南宋高宗起初以扬州为行在,后又定都杭州,称临安。诗中“东吴”语,双管齐下,兼寓思乡和思君之情,言外之旨甚明。

此诗描述南北气候的悬殊,留露出对故国江南的怀念。作者在两宋之交风雨与摇之际慨然请命使金,继为金人所用,终为金人杀害,其生平经历和思想感情确实很复杂,也很难三言两语说清。“诗画心声”,其难以言状的微妙心态跃然纸上。

参考资料:

1、李兴盛.历代东北流人诗词选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12:15

2、肖柱.青青园中葵 历代诗选读: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06:242

3、刘达科.辽金元绝句选:中华书局,2004年05:12

猜你喜欢
南柯子·驿馆吹芦叶

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烛影摇红·春暝钩帘

春暝钩帘,柳条西北轻云蔽。博劳千啭不成晴,烟约游丝坠。狼藉繁樱刬地。傍楼阴、东风又起。千红沈损,鹎鵊声中,残阳谁系。

容易消凝,楚兰多少伤心事。等閒寻到酒边来,滴滴沧洲泪。袖手危阑独倚。翠蓬翻、冥冥海气。鱼龙风恶,半折芳馨,愁心难寄。

南溪早春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建昌江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1079~1146),宋朝爱国大臣、诗人。初名黄中,宋徽宗亲改其名为虚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成都广都(今成都双流)人。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南宋时出使金国被扣,被迫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并被尊为“国师”,后因图谋南奔而被杀。 ► 宇文虚中的诗词 ► 宇文虚中的名句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