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王德真,雍州(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岳州刺史王武宣之子。
永隆元年(680年),唐高宗任命王德真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与裴炎、崔知温同时为相。同年九月,王德真被罢去宰相,改任相王府长史。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改立相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王德真被任命为侍中。
685年(垂拱元年),王德真被贬为同州(今陕西渭南)刺史,同日流放象州(今广西来宾)。之后其事迹无记载。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