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顾可久,顾信之孙,顾可学之弟。正德九年(1514年)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正德十四年(1419)二月,因上书劝阻武宗“南巡”而遭廷杖,并被贬至国子监当学正。世宗即位后,起用前朝贬斥的谏臣,顾可久拜户部员外郎。嘉靖三年(1524)七月,又因和众臣上疏抗言,并参加左顺门跪谏,再次受杖刑。顾可久为官耿直,敢于直谏,与同邑杨淮、黄正色、张选被誉为“锡谷四谏”、“嘉靖四忠”。不久,他受到世宗帝的宽宥,升为户部郎中。嘉靖五年(1526),出任福建泉州知府。嘉靖十三年(1534)调任江西赣州知府,旋升广东按察副使,并兼管海南岛防务。到任后,他遍访海南各地,了解民情,勘察地形。凡关隘、险阻、冲要,连同海港、山川一并绘制成图,一一加以注说,编制成《琼州府山海图说》2卷。他在琼州还曾多次主持乡试,察识选拔人才,海瑞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后遭豪强和权臣中伤而被勒令辞职。顾可久回到无锡后,在西水关外修筑别业“清溪庄”(又名“绿萝庄”)。嘉靖三十三年(1554),与邑人张选、王问、华察等复举碧山吟社之会,赋诗论文,诗酒唱和。著有《洞阳诗集》20卷、《唐王右丞诗集注说》6卷及《李杜诗体略》等行世。嘉靖四十年(1561)病卒于家,终年76岁。隆庆三年(1569),应天巡抚海瑞奏请朝廷并捐俸,于无锡惠山寺塘泾建造顾可久祠,次年落成。万历元年(1573),海瑞亲临无锡谒祠,并作《谒先师顾洞阳公祠》诗,此文后由顾可久的后裔、清朝官吏、书法家顾光旭书写并刻成石碑。
顾可久擅小楷,师法钟繇、王羲之,尽得其髓;亦工诗,初学李白、杜甫,中年崇陶渊明,晚年追求王维风韵。他的赋“文词宏尔雅,本之庄周氏”。著有《在署草》八卷,《在疚草》二卷,《温陵集》六卷,《虔州草》一卷,《珠崖草》一卷,《在涧集》十九卷,后总汇诸集为《洞阳诗集》二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