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人近现代吴毓麟
吴毓麟

吴毓麟

[ 近现代 ]

吴毓麟(1871—1944),字秋舫,回族,祖籍安徽歙县。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曾任太仓县中学教员,后任江苏教育厅长等职。在日伪时期,日本驻华北的冈村宁次大将和汉奸王克敏等人都曾到吴毓麟家,“敦请”他“出山”,维持华北政局。他以老来多病,并以在闹牙病为借口,加以推脱。1944年秋,吴毓麟家中生活紧迫。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的病情日益加重,终于不治,凄然去世,卒年73岁。 ► 吴毓麟的诗词

后世纪念

1924年直系失败后,吴毓麟退居天津,住意租界二马路(今河北区民主道38号,天津市工商管理局)豪华住宅。此宅建于1922年。1930年,吴毓麟将住了近十年的宅邸,卖给了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1931年,他租赁了特一区12号路的一所德式洋楼(今河西区解放南路292号,原市检察院)。

此宅邸是著名实业家庄乐峰的,建成于1931年,占地6.002亩。该址原有砖木结构楼房三幢,计北搂二幢,南楼一幢。北楼前后两幢均为三层并相互连通。南楼较小,为两层。大楼周围有10多间房屋。北楼与南楼之间为庭院花园,有一条长廊连接。北楼装饰考究,前楼首层客厅装饰有各式人物彩绘,外窗装有彩色玻璃。前楼有地下室,没有井道一口,据说可通往海河。吴毓麟和续妻住一楼。儿子吴振宏、吴季光和守寡的嫂子及子女等分住二楼。三楼存放杂物、箱柜并特辟一室专供祖先牌位。地下室及周围住房专供男女仆人及亲友们居住。

日伪时期日本宪兵曾占用此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来津曾住过这幢小洋楼。解放时,此宅邸为徐鹏志房产。

解放后,1950年1月市公产清管局依法没收此宅邸。该宅邸由市财经委员会使用,1955年改由市人民检察院使用。现北楼前后两幢基本保留原貌。前楼首层和二层正面原来的前廊均改成房间作办公使用。前后共有用房80间,建筑面积2723.78平方米。原来的南楼及庭院长廊已拆除,于1983年新建框架结构六层新式办公楼一幢。

人物生平

吴毓麟(1871—1944),字秋舫,回族,祖籍安徽歙县。清同治年间,歙县遭蝗灾,吴家为求活路,奔往回民聚居的河北省沧州。1871年(清同治十年),小毓麟诞生在逃难途中。吴家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沧州后,在沧州孟村落了户。

1886年小毓麟15岁时,他在大沽偶然看到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的招生告示,如能考上不仅不交学费,管吃管住,还每月发给二两银子作补贴之用。这对于贫苦人家的子弟来说,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于是,毓麟和弟弟墨林一同赴天津投考了北洋水师学堂。当时“好男不当兵”的思想极为普遍,认为上这些洋学堂就是步入了歧途,所以投考人不多,毓麟、墨林兄弟竟然考上了。

在北洋水师学堂,尽管吴毓麟文化基础较差,身体也比较孱弱,但他性格坚毅,能吃苦耐劳,每次都获得优异成绩,不断得到擢升,毕业后被选派赴德国深造。在德国浮尔底造船厂学习时,为了攻克德语,他日常主动接近德国老百姓,以提高听力和日常口语。他还在宿舍内贴满了生词和日常用语,刻苦阅读德文书刊。到学习期满归国时,他已能精通德语,说一口流利的德国话,成为了一名具有造船和机械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

归国后,吴毓麟于1915年任海军部科长。他对海军建制及船舶制造多有建议。不久调任大沽造船所所长。在任内,他诚聘有真才实学的人员,潜心研究造船技术和军火生产,曾制造出多种长短枪及其他火器,“大沽造”枪在当时曾闻名全国。1922年,他出任津浦铁路局局长。在任内,他轻车简从。一次,去济南公干后返津,他有意穿便服挤到三等硬座无号车厢内,一面观察车站秩序及铁路工作人员服务情况;一面与同车人闲谈,了解情况,品评车上工作人员的作风和品德。

1923年,吴毓麟出任交通总长,为直系保定派代表人物。在任内,于1923年5月,发生了一件震撼世界的临城大劫车案,其中40多名外国人被劫,事态严重。他身为交通总长,万分焦急,亲自出马与杨以德、熊炳琦、温世珍等及各国领事,先后奔至山东枣庄与劫匪头目孙美瑶谈判,最后终于达成协议,被劫的外国人全部获释。北洋政府除了向各国政府道歉外,还赔偿了几十万元的巨款才算了事。

在日伪时期,日本驻华北的冈村宁次大将和汉奸王克敏等人都曾到吴毓麟家,“敦请”他“出山”,维持华北政局。他以老来多病,并以在闹牙病为借口,加以推脱。

1944年秋,吴毓麟家中生活紧迫。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的病情日益加重,终于不治,凄然去世,卒年73岁。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天竺中秋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

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送高三十五书记
唐代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军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征夫
唐代杜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