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人清代徐秉义
徐秉义

徐秉义

[ 清代 ]

徐秉义(1633一1711)初名与仪,字彦和,号果亭,清代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徐氏斋徐开法之子,顾炎武之甥。探花徐乾学之弟,状元徐元文之兄,兄弟三人皆官贵文名,号称“昆山三徐”、斋号“集义居”。 ► 徐秉义的诗词

人物生平

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选右中允。官至吏部侍郎,时人评为“文行兼优”。后与刑部侍郎绥色克同赴陕西,审理粮盐道受贿案,拟罪失当,贬詹事。后擢内阁学士。

康熙十四年(1675年),徐秉义典试浙江,一时知名之士咸登科焉,号能得人。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许三礼弹劾徐乾学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并纵容子侄贪赃受贿,广占田产。但对徐秉义,许三礼则说他“文行兼优”,向朝廷恳切举荐,希望能够加以重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三月三日,徐秉义、钱陆灿孙旸盛符升、徐乾学、尤侗、何棒、黄与坚王日藻许缵曾周金然秦松龄等十二位老耆聚饮修禊于遂园,宫廷画家禹之鼎绘《逐园耆年楔饮图》。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擢少詹事,日讲起居住官。康熙三十八年,升任詹事。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任殿试读卷官。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后,徐秉义告假还乡。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圣祖南巡时,徐秉义陪同游园,御赐“恭谨老成”匾。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

相关事件

康熙十二年,徐秉义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徐秉义与兄长徐乾学、及徐元文被人称作“昆山三徐”、“同胞三鼎甲”,斋号“集义居”。他的长兄徐乾学是康熙庚戌科探花,他的弟弟徐元文是顺治己亥科状元。他们的母亲对他们教育非常严格。读书背诵总是到夜半,从不放松。到他们都成了国家栋梁时,也总是提醒他们谨慎行事,出以公心,认真选拔有识的寒门人才等。徐家的女婿申菽饰也是江南省考解元。一门之中这么多人在朝为官,又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三百年清朝之中没有可与之相比的。传说,徐秉义的父亲在明朝兵乱时,曾将数十妇孺藏于隐蔽处,以火烧宅子骗走乱兵,说“被救之人已烧死”,使数十名妇女、儿童性命得免杀害,当时人称徐家有德。

康熙十四年,徐秉义典试浙江,一时知名之士几乎全被选拔完了。秋,徐秉义以史馆纂修被征召入京,授左中允。此后,徐元文任日讲起居注官,教习庶吉士。徐秉义参与馆选。作为教司,考虑以兄拜弟不合礼教,而不拜教司不合王法。徐元文上疏辞去职务,康熙帝不答应。特免去徐秉义教司,此事才得以了结。康熙二十二年,拟纂修《一统志》,康熙帝说此事必定得徐家兄弟干了,徐秉义参与其中。而后,他出任《大清一统志》总裁官。升侍讲,累官至詹事府右中允。康熙三十六年,擢少詹事,日讲起居住官。康熙三十八年,升任詹事。康熙三十九年,任殿试读卷官。后授任《明史》总裁官。几经升迁任吏部侍郎。过年以后,徐秉义因与刑部侍郎绥色克一起在审理盐道黄明受贿案时,拟定罪不对,而降级,调任詹事府詹事。又赶上朝考翰林詹事,他应试的《万寿无疆赋》,名列第一,例当升职。在职期间,历官升至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康熙四十一年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最后,徐秉义告假还乡。康熙四十三年秋,回到老家。第二年开春,康熙帝南巡时,他陪同登玉峰,游徐乾学家的遂园。康熙帝亲笔书写“恭谨老成”的榜额赏赐给徐秉义,对他一生作了肯定。从此他杜门却扫,购求古籍,供稿本抄录。常与黄宗熙、万斯同等切磋。徐秉义死于康熙五十年。

徐秉义享有文名,一时誉满京城。他天生的老实持重,专心攻读举子事务,阐发经传微言精旨。徐秉义博览群书,即使退居山林,但他所记下的只言片语,必定要求合于经史。他高风亮节,朝野上下共闻。所著诗稿,高雅幽洁,纤尘不染。康熙年间,朝中高士在评价昆山三徐时称:“公肃(指徐元文)仁人君子,健庵(指徐乾学)大人君子,果亭(徐秉义之号)正人君子。”埠有《易经识解》五卷、《培林堂书目》及《耘圃培林堂代言集》等。

辞官后居于家中,杜门购求古书,以校雠编次图书为业,藏书处名为“培林堂”,与兄徐乾学互通佳本名抄,或借书抄录。仿《传是楼书目》,编撰有《培林堂书目》,著录图书600余种(一说为3 300种),其中有宋代精椠数种,元刊明本较多,清人名家影抄本、稿本10多种。主张藏以致用,认为收藏是为了做学问时备查,“学问不在多积书,然书可以备查考;书亦不必皆宋版,然宋版可以资校对”。著有《耘圃培林堂代言集》、《经学拾余》。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天竺中秋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

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送高三十五书记
唐代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军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征夫
唐代杜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